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增长,森林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天保工程取得巨大成就,离不开森林管护体系的保障与支撑。到2017年底,天保工程区管护面积为19.32亿亩,管护人员692.7万人,其中国有林业企业职工管护人员21万人、生态护林员37万人、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聘请和林农直管的管护人员634.7万人。
森林管护一直是天保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。自1998年工程实施至今,各级林业部门不断强化工程组织保障措施,根据《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林管护管理办法》,加强森林管护体系建设。特别是在工程二期实施过程中,将国有林区管护体系建设作为重点,实行林业局-林场-管护站-管护人员四级或林业局-林场-管护人员三级管理制度。管护人员对管护站长负责,管护站长对场长负责,场长对局长负责,划分管护片区,责任落实到人。
目前,工程区逐步形成了管护站管护、专业与承包管护、家庭生态林场管护、管护大队和其他管护等多种管护模式。为提高森林管护工作效率,完善管护人员监督机制,国有林区推广建立GPS森林管护人员智能巡检系统与林业GPS巡检管理系统,两个系统已在部分国有林场与国有林业局得到应用。
森林管护巡检系统通过GPS、GIS和实时数据库的综合应用,可以实时跟踪、定位森林管护人员的准确位置,查询管护人员的行进轨迹,并通过管护人员上传的现场图片或视频,实现相关专家对灾害的远程判断,有效减少和预防各种森林灾害,还能够即时、定性、定量、客观地考核森林管护人员的工作。为应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复杂局面,部分有条件的国有林区还应用了远程可视化管理系统和无人机巡护。多年来,不论国有林区,还是集体林地,天保工程的森林管护体系、管护机制都在不断完善。
天保工程二期以来,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全面停止了商业性采伐,将部分富余职工充实到森林管护队伍中,强化了管护责任制,管护效果更加明显。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天然林管护也进一步明确责任,根据不同的管护模式建立了相应的管护队伍。
近年来,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全国深入推进,天保工程区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公益林管护体系也基本形成。按照改革要求,已确权到户的,根据林农意愿,因地制宜确定管护模式。集体林未确权到户的公益林,采取专业队统一管护或个人承包管护,主要有分级管护、家庭托管、林农直管、承包管护、共管和连管等模式。
森林管护基础设施建设是天保工程顺利开展的必要条件。到2015年,天保工程现有管护站点32486个,管护站点面积833.36万平方米,驻站管护员20.7万人。
从2017年至今,国家每年投入3亿元在国有林区进行管护站建设试点。在工程区大力推广天然林智能管护,部分省区在新技术应用上加大投入,购置设备,将远程监控和无人机等各种智能设备和技术应用在管护之中。
为适应新时期管护要求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天保工程管理部门提出,尽快实现森林管护队伍专业化、管护手段现代化、管护设施标准化的“三化”目标。建立专业化、稳定的管护队伍,管护人员统一着装、统一标识、统一考核聘用上岗。
巡护机械化,实现快速到达、及时拦截,具备实时监控能力,全天候、全方位监控林区动态。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收集、储存、发布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信息。
实现管护站、林区道路、防火等基础设施标准化。(赵鹏)。
本文关键词:J9九游会,j9·九游会游戏,ag九游会官方J9登录入口
本文来源:J9九游会-www.pure-onlinesite.com